如何建立TPM設備管理新模式?
來源/作者: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2022-03-01 丨 瀏覽次數:
新益為|TPM咨詢服務中心TPM咨詢公司概述:設備是企業獲得市場的重要物質資源和保障,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但部分企業在TPM設備管理方面存在設備盲目投資、年久失修、更新改造緩慢、設備效率低下等問題,已成為制約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原因。TPM設備管理如何適應新的環境變化,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TPM咨詢
一、TPM設備管理發展特征
目前隨著產品品種的多樣化及市場需求變化速度加快,市場競爭的主流是盡快縮短交貨期,以低價格高質量贏得市場。這就要求各企業不僅在不斷使用現代化的設備,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企業或企業間設備及TPM設備管理資源的有效集成,不斷提高TPM設備管理效率和水平,為提高本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使現代TPM設備管理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其主要表現為:
1、設備技術日益朝著集成化、大型化、連續化、精密化、柔性化等方向發展
先進的設備使得企業的設備操作人員不斷減少,而維修任務和維修人員的比重不斷增加;操作的技術含量逐漸下降,而維修的技術含量不斷上升,先進的設備需要先進的維修技術,更需要先進的管理模式。
2、先進的設備與落后的維修資源的矛盾日益嚴重地困擾著企業
一方面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維修性及自診斷性;另一方面,要求良好的售后服務和社會化維修力量,減輕企業設備維修的負擔。
3、企業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
伴隨著生產過程的選擇、過程的規劃及設備的選擇,除對設備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外,同時必須充分利用現有企業及企業間設備資源,通過更新改造、結構調整、優化配置以低費用高速度實現不同種類產品間的轉換生產。
4、TPM設備管理工作必須主動了解和預見市場變化、技術發展的趨勢
從企業戰略、產品開發等方面制定自身的發展戰略:如新一代設備的性能、壽命周期及費用的預測分析,設備更新改造的規劃、企業TPM設備管理及維修策略等。
二、目前現行TPM設備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較
目前國際上有代表性的TPM設備管理模式為:
1、美國的后勤學,它是以產品、系統、計劃等所有資源為對象,追求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應用于各種資源的整個周期過程,包括系統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生產支援及流通過程的管理與服務。
2、英國的設備綜合工程學,它是以有形資產即設備的使用壽命為研究對象,強調發揮設備使用壽命各階段機能的作用,以提高設備效率,使其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
3、日本的全員生產維修(TPM),它是對生產維修和設備綜合工程學的發展,建立以設備使用壽命為對象的生產維修系統,要求凡涉及設備使用壽命全過程的所有部門以及這些部門的有關人員包括最高領導層和第一線工人都要參加TPM體系中來,旨在通過提高人員的素質和設備的性能,來提升企業的素質,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實現企業的最佳經濟效益。
以上三種典型的TPM設備管理模式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追求系統的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但后勤學的范圍最為廣泛,它是從設備制造單位的立場出發,主動地保護用戶得到全部、有效和經濟的后勤支援,以謀求降低產品、系統、計劃的壽命周期費用;綜合工程學除涉及設備用戶外,還涉及到設備設計制造部門;而全員生產維修主要針對設備用戶。前二者側重管理理論的研究;后者主要是一種管理制度和方法,側重企業的內部的生產維修為主體的微觀管理。
我國在前蘇聯的計劃預防修理制的基礎上,吸收了后勤學、綜合工程學和全員生產維修的理論和方法,提出了設備綜合管理的思想,即對設備使用壽命的全過程,從技術、經濟和組織等方面進行綜合研究和管理,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和追求設備全壽命周期費用的經濟性為目標,從而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
設備綜合管理是對我國傳統管理的一個挑戰與突破,對加快實現我國TPM設備管理現代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尚無完整的體系和統一實施的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缺乏準確定位,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模式機構交叉重疊,職能主體模糊,設備綜合管理思想難以得到落實,其目標也難以實現。隨著市場需求變化的加快,企業經營機制及生產方式的轉變,其弊端更為明顯,已成為制約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
三、TPM設備管理模式的構建
系統的結構決定著系統的功能,并根據系統環境的變化及運行狀況不斷調整,以達到系統的實際功能。TPM設備管理模式的構建首先必須在企業內外環境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TPM設備管理的策劃定位,使之融入企業決策和企業文化之中。在此基礎上運用業務流程重組的基本思想按市場需求確定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用靈活的、基于團隊形式的組織結構替代傳統的職能機構,按企業的核心流程——生產流程對TPM設備管理的組織結構進行重組,以此提出新的TPM設備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地調整和改善,從而達到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快速、高效地完成組織目標,增強企業應變市場環境的能力。
以企業組織結構及企業文化的適應性為前提。TPM設備管理的模式構建是否成功,很大程序上取決于TPM設備管理的組織形式、組織效率及企業全員對管理模式的共識;從系統的、動態的觀點出發,研究TPM設備管理模式對其他子系統及企業總系統的影響;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有一定的先進性,模式有所創新;同時又必須考慮我國的實際條件與適應性,注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繼承與借鑒相結合,在借鑒國外先進管理理論與模式的基礎上,發展我國的現代TPM設備管理。
借助企業間TPM設備管理維護資源虛擬整合、重組、共享的理念,改變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模式。開展維修分流,強化管理主體,逐步建立以企業生產過程為核心的現代設備綜合管理模式。
設備標準化綜合管理以跨職能團隊的組織架構為基礎,以生產過程為核心,實施設備全過程的標準化管理,關注員工的潛力發展,強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參與制作過程的所有成員。
如何建立TPM設備管理新模式?以上就是新益為|TPM咨詢服務中心TPM咨詢公司的相關介紹,做好企業的TPM工作就是為精益生產管理活動打下基礎,讓精益生產管理在企業中發展有一個良好的前提。
- 上一篇:物業TPM設備管理需做到哪些?
- 下一篇:TPM設備管理的專業名詞你知道多少?